《祝福》教案19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场特殊的审判——活动式说写结合教《祝福》
[案例主题]:《祝福》历来是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必选的名篇,它在小说类文体的教学中具有典型的意义。小说一直是高中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文学体裁,但据我的观察和了解,学生大多数喜欢阅读当代作家的武侠、言情、侦探类小说,而真正喜欢阅读经典名著的人并不多;他们在阅读小说时,又往往停滞在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等感观满足的表层,而缺乏对人物命运的深层关注和理性思考。如何通过有限的课堂去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并从中得到读解的快乐和理性的提升,带着这样的思考,再加之受到观看法院庭审的实况转播的启发,我作了一次大胆的探索,设计了这个说写结合的活动式教学案例。
[案例描述]
第一课时:
1、导入。俄国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中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往往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回顾已经学过的文章,我们就会发现托翁的话是何等的精辟!不是吗?孔乙已的不幸不同于闰土的不幸,于勒的不幸不同于维特的不幸,那么,祥林嫂的不幸又是什么?它有哪些与众不同并发人深醒的地方?今天,我们将对此进行一次深入的追寻和探讨。
2、自读。在早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6-8分钟左右的时间再一次仔细研读全文,在充分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再适当发挥想象,把祥林嫂设想成自己的母亲,把自己设想成阿毛,回顾母亲辛酸坎坷的一生,以《我的母亲》为题记叙祥林嫂不幸的遭遇,从而引起社会对弱者的广泛关注,为阿毛日后就母亲的惨死诉诸法律赢得更多的同情与支持。(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郑重宣布与学生同堂即兴作文。)
第二课时:
本课拟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约用时20分钟,第二板块用时约20分钟,中间留出5分钟时间以便教师过渡衔接和布置活动。
第一板块:
1、让同学四人一组,相互交流自己上节课的作文,并以媒体编辑的身份从四篇稿件中推选一篇较为真实感人的文章以供全班交流(教师可在巡视的过程中有选择性地参加、指导评选,尽力发现一些好的作文或典型的问题)。
2、待每个小组基本商议、推选完毕,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一至二篇优秀文章,然后,教师根据课文的情节并结合学生作文的实际组织让学生点评,再自己作精当准确的评点和扼要的总结。最后,教师把自己的随堂作文读给学生,给学生一定的示范,也为下半节课的学生自主探讨作情感的铺垫和兴趣的激发。
第二板块:
1、导入。在鲁镇盛大的祝福中,祥林嫂却悲惨地离开了人世,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祥林嫂虽然早已作古,但类似祥林嫂的悲剧却依然还在上演,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人大九届五次会议上,关注弱势群体成为一个焦点话题,朱总理也对弱势群体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今天,我们作为一个有道义、有良知的公民,有条件也有义务为祥林嫂的死讨个说法,一方面让祥林嫂的灵魂在九泉之下得到慰藉,一方面也可以增强我们青少年的社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