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8 6:41:2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90个字。
《卖炭翁》教案
孙文妍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白居易。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2、  能力目标:学习抓住对人物、事件的描写突出中心的写作方法。
3、  情感目标: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二、 教学重点
卖炭翁凄苦形象的塑造;“宫市”罪恶的揭露。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空前鼎盛的时期,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有力地促进唐代文学的繁荣,而诗歌作为唐代文学的主流,更是大放异彩,可以说,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不仅诗歌的艺术风格、流派多样化,而且艺术形式也很完善,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绝句和律诗,今天,我们则要学一首乐府诗《卖炭翁》。 
还记得何为乐府诗吗? 
乐府本是汉代长官音乐的机关,它是负责采录和编制乐曲歌词的。乐府中演唱的诗篇当时被称为“歌诗”,魏晋时称“乐府诗”,成为一种诗体名。这种诗体反映现实,叙事性强,有五言、七言、杂言等,形式灵活,受人喜爱。而白居易就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诗的倡导者。 
了解白居易吗?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有没有学过他的诗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是位现实主义诗人,主张诗歌应“文章合时而著,歌诗合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那《卖炭翁》又是作者为何事而作呢? 对,是对“宫室”而作,那何为宫室?(学生看注解5),教师补充:“宫”指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室”,是指皇宫所需物品,派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实际上是掠夺。史书多有详细记载。但千百年后仍然普遍为人们所了解,却主要由于读了白居易的《卖炭翁》。那他在文中如何控诉呢? 让我们来一起看课文
(二)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  学生默读课文,请同学上黑板注音
薪(xīn)  鬓(bìn)  碾(niǎn)  翩(piān)  叱(chì)  骑(jì)  系(jì) 
2。讨论分析第一部分
1、  分析第一句。“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明确:交代了伐炭的地点。“终南山”在长安城五十里以外,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伐薪烧炭,既浸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
2、  分析第二句。“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明确:这是老人的肖像描写。三种色彩犹如电影里的特写镜头生动地突出了老人形象的凄苦,劳动的艰辛。
3、  分析第三句。“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明确:用一问一答的设问句式,写出了卖炭翁的家境:没有田地,除了卖炭以外,没有其它收入,一家人穿衣吃饭全靠卖炭的收入。
4、  分析第四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