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课时作业
- 资源简介:
约4410字。
七年级语文新部编版第一单元第1课《春》课时作业
一、基础知识综合
小明在阅读朱自清的《春》时,十分喜欢下面这段描述并将其摘抄下来,请你赏读并完成相关任务。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kē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缭亮地响。
1.小明对语段中字音字形不是很确定,请你帮他写字或注音。
( )巢 应和( )
2.在摘抄过程中,小明由于粗心抄错了一个词语,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 )改为( )
3.下列选项中,与语段画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漫天飞舞的樱花,仿佛洁白的雪精灵在空中欢快地跳动。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
4.“吹面不寒杨柳风”语出南宋志南和尚的诗,上一句是 。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yūn)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B.舒活舒活筋骨,抖擞(sǒu)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C.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bei)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D.有撑(chēng)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立的。
6.下面加点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B.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援面粉,宣告了中华民族“贫贱不能移”的气节。
C.春光如此好,我们不要辜负它,周末有空就扶老携幼、呼朋引伴一起去踏春赏花吧。
D.黯淡无趣留给冬天,你要花枝招展迎接春天!
7.选词填空。
(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混 含)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 (闹 飞)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