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调研八年级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9650字。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调研试题
八年级语文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 知行中学举行“和”文化探究的系列活动。在了解“和”字及其文化后,有学生在社交平台写下了一段文字,横线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俄乌战争、巴以冲突……近日来,误解与战争的消息________。从地区摩擦到国际争端,无不昭示和谐之路的曲折。前路有崎岖,我们不必横冲直撞,要懂得________:在对话中化解坚冰,于差异中寻求共生。“和为贵”的箴言,虽短短三字,穿越千年,至今仍________。“和”文化绝非消除个性,而是倡导“求同存异”的包容:多元文化各成一派,又________,如琴瑟和鸣,又各展其声。让“和”的种子穿透现实的冻土,萌发为人类文明的常青之树——根植尊重,叶展共生。
A. 接踵而至 返回 振聋发聩 相得益彰 B. 纷至沓来 迂回 振聋发聩 相辅相成
C. 纷至沓来 返回 震耳欲聋 相得益彰 D. 接踵而至 迂回 震耳欲聋 相辅相成
在整理“和”文化资料时有学生写了以下文字
下图是“和”的金文字形,右边为“禾”(表音兼表意,象征庄稼),左边是连接起来的排箫的形状。依据汉字造字法,“和”是 ① 字。“和”的本义指“声音悦耳和谐”。《说文解字》中,“和”就是“互相答应”。随着时间的流逝,使“和”也指平息争端,引申出“调解、结束战争”的意思,相关词语如“和平”。中华“和”文化倡导万物共生共荣,儒家倡导的“和为贵”理念,逐渐幅射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成为解决当代冲突的宝贵智慧。
2. 请完成①处填空,并修改文段中一个书写有误的字。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关于“和”文化的体会和感悟,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和”的思想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可以概括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
②“和”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源,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
③我们要从“和而不同”“和为贵”的思想中汲取智慧。
④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⑤“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
A. ③⑤②①④ B. ④②⑤①③ C. ②①⑤④③ D. ②⑤①④③
5. 请根据相关提示,补全古诗文的空缺部分。
“和” 具体表现 古诗文 寻“和”美诗意
自然和谐,天水合一 八月湖水平,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