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州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8/6 8:27: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000字。

  甘肃省临夏州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有近百个剧种对《窦娥冤》进行过移植或改编。在《窦娥冤》的当代戏曲改编作品中,有些忠于原著,继承了关汉卿创作的意蕴内涵;有些对人物与情节进行改动,融入编剧等当代文艺工作者的创新思想,展现出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
  《窦娥冤》的当代戏曲改编呈现出风格多样化的特点,与关氏元杂剧经典流传的不间断性和其自身的艺术魅力密切相关。经典是经过时间考验留存下来的极具典范、法则意味的权威性作品。《实娥冤》的经典地位在文学艺术史的评价中已深深扎根,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闪耀在文学史与艺术史的长河之中。在某种程度上,《窦娥冤》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的最高典范。
  戏剧舞台从大幕拉开的那刻起,舞美设置就完全展现在观众视野之中,贯穿于演出的始终。近些年来,舞美技术不断改革创新,逼真性的布景使用增多。在河北梆子(窦娥冤》第一场祈雨中,一束蓝光打在冤魂窦娥身上,恍郁诡异的舞台氛围凸显故事案件的不平凡。可以说,灯光舞美的精心设计更丰富地传达了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
  一部经典作品在改编的艺术舞台上不断上演,历久弥新,必有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关汉卿杂刷《窦娥冤》是中国封建社会“现实主义历史”的卓越书写。当代剧作家们在创作时,都尊重原著精神,紧紧抓住窦娥的现实遭遇与精神特征,将窦娥的贞孝等美德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以新观念、新方法创作出顺应时代需求的新的文艺作品,映射出当代人的精神境界与价值追求,融入时代价值,赋予了作品新的时代内涵。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部部独具特色的《窦娥冤》戏曲改编本,才能感受到不一样的窦娥形象。
  (摘编自李佳《(窦娥冤》当代戏曲改编研究》)
  材料二:
  窦娥故事自诞生之日起就随着时代语境及叙述群体的改变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传说本身所蕴含的伦理文化内涵被选择性地保留与重述。从《淮南子•览冥训》中的“庶女叫天”到《说苑•贵德》中的“东海孝妇”,再到《晋书》中“陕妇人”及《搜神记》所记“周青事”,这些民间叙事的流传为窦娥故事的最终  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叙事基础。到了元代,孝妇故事登上戏曲舞台,成为元杂剧的重要题材。
  我们可以看到,自元杂剧《窦娥冤》问世后,孝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窦娥冤》的当代戏曲改编版本,既严格遵循了原著的精神,也融人了现代文艺工作者的创新思想,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B.河北梆子《窦娥冤》第一场祈雨中,蓝光投射在冤魂窦娥身上,通过灯光设计营造出忧郁的舞台氛围,彰显窦娥的贞孝美德。
  C.新中国成立后的改编本将张驴儿的出身调整为官僚阶层,并通过窦娥与他的对立冲突,突出阶级斗争与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
  D.丁一滕导演的话剧《窦娥》重点采用西方先锋戏剧技法,传统戏曲元素色彩较为淡化,以现代艺术形式重新演绎了经典故事。
  2.材料二指出了新中国成立后《窦娥冤》改编本的显著特点,下列剧作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3分)()
  A.话刷《雷雨》通过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冲突,揭露了旧社会家族制度对人性的压迫,引发了观众的反思。
  B.京剧智取威虎山》通过杨子荣与土匪的智斗情节,塑造革命战士的形象,反映敌我矛盾与群众斗争。
  C.昆曲《牡丹亭》在当代改编中新增杜丽娘反抗封建婚姻的独白,展现了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现代意识。
  D.黄梅戏《天仙配》强化董永与七仙女共同劳动的情节,歌颂了劳动人民之间的互助精神与朴实的情感。
  3.下列对两则材料的论述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引用关汉卿对《窦娥冤》的自我评价,强调了其“现实主义历史”特质,论证经典改编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B.材料一采用因果分析法,分析了《窦娥冤》时代价值的融入、时代内涵的赋予与窦娥形象丰富性之间的密切联系。
  C.材料二列举了新中国成立后、新时期等不同历史时期的《窦娥冤》改编案例,丰富了文本内涵,增强了论证效果。
  D.材料二总结了《窦娥冤》改编本广阔深刻的经典价值和文化意义,肯定了改编本在艺术性与思想性上的巨大成就。
  4.两则材料都围绕元杂剧《窦娥冤》的改编展开论述,但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4分)
  5.复兴中学开展了以“传承文化经典•开启古今对话”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高一某班决定将《雷雨(节选》一课改编为课本剧,并在学校读书节闭幕式中上演。为此,该班级邀请你作发言指导,请结合材料及所学列出发言提纲。(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伐子河从玉山出来,往东行十里和沙沟河合流,这地方叫两岔口。周围坡上的耕地少,又高寒不能种麦子、棉花,但植被好,栲树槲树橡树栗树成林。
  一开春,有人家就砍栲树,锯成棒了,架在棚里开始生木耳。这木耳大得像蝴蝶,总担心它要飞,棚门上迟早都挂了锁。四月底采槲叶,槲叶包粽子清香,那就采很多很多,清洗干净,晾晒在檐下的箔子上等待着端午节了去卖。八月里橡子和栗子都成熟了,人们就来了精神,势翻着睡不着。橡子磨了面能做凉粉,虽然苦涩,多调些辣椒和醋,也能吃得头上冒汗。但橡子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