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衣》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约3300字。
统编版本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无衣》教学设计
课题 《无衣》 单元 一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习
目标 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2.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核
心
素
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 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
难点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在富有情趣的语言中进入情境。
创设情境,铺设情感场,在诗意氛围中走进本词。
一、文化常识
写作背景: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败黑暗,统治集团内讧,造成国弱兵残。周幽王岳父申侯趁机勾结西戎犬戎攻入国都,幽王死,周域大半沦落,于是平王举室东迁。这时勇武善战的秦地人民,眼看沦陷的国土,遭到敌人的蹂躏,便纷纷响应秦襄王兴师御敌的号召,保家卫国,参军参战,一鼓作气击退了侵扰的贼兵。《无衣》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是秦国人民慷慨从军、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歌谣。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流。
《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风”的意思是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