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教学设计4
- 资源简介:
约5230字。
统编版本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复活》(节选)教学设计
课题 《复活》(节选) 单元 一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习
目标 1.了解小说的写作特色以及神话原型。
2.了解“托尔斯泰主义”。
3.链接考点,提高应试能力。
核
心
素
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深入解读文本。
思维发展与提升:进一步探究文中的主人公形象。
审美鉴赏与创造: 梳理文章层次。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小说的写作特色.
重点 链接考点,提高应试能力。
难点 链接考点,提高应试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根据课文内容,概括你眼中的玛丝洛娃。
玛丝洛娃原本是个善良、纯朴、天真无邪的少女,自从被聂赫留朵夫引诱和抛弃后,她沦落为妓女,有不幸被诬告为毒害他人的凶手,陷于冤狱之中。她作为俄国下层群众的典型代表,她已经丧失了生命,失去了灵魂,对决心赎罪,帮助她觉醒的聂赫留朵夫充满了怀疑与不信任,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充满的是厌恶。
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本课。 拓展有趣的故事,从而创设情境,走进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一、新知讲解
梳理层次
第一部分:写聂赫留朵夫到监狱见玛丝洛娃。
第二部分:写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见面后述说这些年的遭遇以及玛丝洛娃的心理活动。
第三部分:写玛丝洛娃向聂赫留朵夫要钱,而聂赫留朵夫想求得玛丝洛娃的宽恕。
第四部分:聂赫留朵夫坚持请玛丝洛娃饶恕自己,帮助她觉醒,走向复活。
小说《复活》究竟复活的是什么呢?
“复活”就是灵魂拯救的成功,是灵魂的复活,是聂赫留朵夫灵魂自我拯救的“复活”,是玛丝洛娃灵魂在聂赫留朵夫道德光辉照耀下的被动“复活”。
作者在两个主人公身上寄托了什么样的人性理想?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品,托尔斯泰在两个主人公身上寄托了美好的人性理想。小说的两个主人公一路走来爱恨情仇,历尽坎坷最终都实现了精神灵魂的“复活”,在两个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