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暑假语文七升八衔接点讲义: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
- 资源简介:
约26420字。
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
1. 掌握诗歌中“炼字”(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与“炼句”(名句赏析、句式特点、修辞效果等)的赏析角度;
2. 掌握“释词义→描景象→析作用→悟情感”的炼字赏析步骤及“抓手法→品内容→探情感”的炼句赏析思路,提升诗歌语言的细腻解读能力。
3. 体会古典诗歌“字斟句酌”的语言魅力,感受诗人通过精准词句传递的细腻情思。
知识梳理
一、炼字
1.考点概述
古人作诗词都很讲究炼字,经过作者锤炼的关键字、词,能够充分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这些关键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色彩词、叠音词、拟声词、语气词等。命题者往往就诗中的这些关键词提问。
2.提问方式
(1)这一句中××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字可否换为××字?为什么?
(3)这一句(联)中最富表现力的字是哪个字?为什么?
(4)某字(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
3.答题思路
【赏析角度】
1.动词 动词是在炼字题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一些动词有着一词多用或者是活用的情况,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意境。所以在炼动词的时候不仅要强调用的准确,还应该强调用的巧妙。比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作者用一个“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的热烈,甚至能够让人联想到花丛中的蝶蝶飞舞的热闹景象,完美地将春天这种生机盎然的景象展现出来。
2.形容词 在古诗词中,少不了对各种景物进行描写,诗人在描写的时候就需要运用一些形容词来将抽象的景物具体化形象化。如《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的“阔”字表达宽广、开阔之意。一个“阔”字将春潮涨满后,江面与两岸平齐,视野极为开阔的景象生动呈现,使诗人开阔豁达的心境与宏大的江景相互映衬,主题更加鲜明。
另一种情况是,形容词也可以活用作动词,比如:“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其中“红”和“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本诗中被用作动词,既能够表示鲜明的色彩,又能够体现出一个动态的过程。
3.数词 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诗人的笔下能够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早梅》)中“一枝”原作“数枝”,何以最后改作“一枝”呢?因为题为“早梅”,言“数枝”不如“一枝”准确,更能体现节令之早,突出诗人对“凌寒独自开”的早梅的喜爱之情。
4.叠词 在古诗中诗人运用叠词一方面强调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增加古诗的韵律,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比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作》)句中的“漠漠”与“阴阴”这两个叠词分别写出了水田广漠空蒙,夏木浓荫茂密的特点,前者开阔,后者幽深,形容贴切。
【答题步骤】
(1)解释词语的本义(指出诗眼/词眼/字眼,把字词代入句中,解释含义)。
(2)描摹景象,写出词语的语境效果(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结合诗歌的主旨进行情感分析(有表现手法时点出,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