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导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5770字。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富贵不能淫》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导航
1.知识与能力:掌握关键文言词汇;理解“大丈夫”三重标准的内涵,把握孟子对比论证的逻辑。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诵读(景春/孟子)体会辩论气势,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联系历史背景(纵横家风气),理解孟子对独立人格的倡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孟子对精神气节的推崇,思考“大丈夫”品格的现实意义;结合自身成长,探讨如何在诱惑中坚守原则(如诚信、正直)。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准确解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具体行为表现;分析孟子通过驳斥景春、定义标准、正反对比确立观点的逻辑链条。
2.难点:“大丈夫”的现代转化:将抽象的道德准则(如“行天下之大道”)转化为学生可感知的品质(如坚持正义、抵制不良诱惑)。辩证看待“顺从”与“坚守”的界限(如何时应“屈”,何时要“不屈”)。
三、背景知识链接
1. 作者及背景。
孟子名__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本文批驳______(流派)的功利主义,主张______。本文选自《 》
2.公孙衍(yǎn):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
3.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染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桊国。
4.纵横家:是战国时期以政治外交谋略为核心的思想流派,其名源于两大核心策略——“合纵”(纵向联合多国抗强)与“连横”(横向依附强国制弱)。他们以游说诸侯、操纵国际关系为手段,追求个人功名与国家利益,堪称中国最早的职业外交家与战略博弈大师。
四、诵读感知初探
1.以下朗读节奏划分有误,请你进行修改。
(1)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2)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修正:(1) 是 焉 得 为 大 丈 夫 乎
(2) 居 天 下 之 广 居,立 天 下 之 正 位
2.重点实词解释。
(1)诚:
(2)大丈夫:
(3)焉:
(4)丈夫之冠:
(5)父命之:
(6)戒:
(7)女家:
(8)夫子:
(9)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10)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1)与民由之:
(12)独行其道:
(13)淫:
(14)移:
(15)屈:
五、文意疏通理解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六、特殊句式梳理
1.反问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标志词:______)
2.排比句: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补全)
七、文言现象积累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