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名仕路、公园路等学校2025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0140字。
2025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活动中,班长整理了下面一则材料,其中有些字词句他拿不准,请你帮他定夺。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拨动人们的心弦。她如绝美的天lài,拂去尘世的喧嚣;她如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细品读,太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月光剑影,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着少年意气……徜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suì。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根据语境,写出语段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3)请结合语境,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修辞一致。
二、名句名篇默写
2.“歌以咏志,诗以传情”,诗歌往往以最精炼的语言传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请你将下面语段中的古诗词名句补充完整。
诗歌在尺寸之间,承载着诗人丰富的情感。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①,②”抒写了春游西湖的余兴未阑和喜悦的心情;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③,④”抒发了长期被贬谪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杜牧在《泊秦淮》中,以“⑤,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李清照在《渔家傲》中,以“⑦,⑧”向天帝倾诉心声,传达了空有才华无处施展的苦闷。
三、填空题
3.“山水诗”小组梳理了山水诗的创作发展过程,请根据下面材料的内容,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在古代诗坛,山水诗的创作有一个发展过程。汉代以前,很少有诗人以山川风物为创作题材,这和农业生产力尚处于低下阶段以及文化思潮的影响有关。汉末,曹操写下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等千古名句,这类好诗在当时仍是凤毛麟角。直到魏晋时期,山水诗才成为诗坛的一股潮流。王士祯说,“迨元嘉间,谢康乐出,始创为刻画山水之词”。但魏晋之世,以山川景物为题旨的诗歌仍未臻成熟。直到唐代,山水诗在诗坛上才趋于成熟,并迅速达到了卓越之境,可谓“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诗人们所取得的成就和创作经验,在今天仍值得我们传承、吸取和发展。
四、语言表达
4.为了切实提高同学们的诗歌欣赏和创作水平,班级举办诗歌讲座,特邀请刘教授讲述自己的创作历程和心得体会,下面是班委会拟写的邀请函,其中内容和形式方面各有一处不当,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邀请函
尊敬的刘教授:
您好!
我班正在开展“轻叩诗歌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切实提高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