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ppt236
- 资源简介:
课件共21张,教案约2520字。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 初三 学期 秋季
课题 《乡愁》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符号,准确把握诗歌朗诵的语速、语调、停顿、重读等朗读技巧以及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诗歌的韵律。
2.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理解诗人乡愁的意蕴。
3.通过诗歌三美,赏析诗歌。
4.通过本首诗的学习,仿写诗歌,感受诗歌创作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学生诗歌创造的兴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诗歌朗诵技巧。
2.通过对意象以及叠词的分析,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理解诗人乡愁的意蕴。
教学难点:
1. 通过对本首诗意象、韵律等的分析,仿写诗歌。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激发兴趣
回忆七八年级学过的思乡诗歌
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李白--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二、新课讲授 学习探究
一)听读诗歌 感受乡愁
1、听诗歌泛读,并以下用朗读符号在文中做好标记。
停延:“\”。
重音:“.”。
语调:上扬:“↑”;下抑:“↓”。
语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