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学设计2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6/16 14:23:01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40字。

  统编版七下语文
  第9课《木兰诗》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熟读并背诵全文,理解并积累文言词句。
  2.能力目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感受诗歌的语言;感知文章内容,学会概括事件,初步掌握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学习古代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2.感知文章内容,学会概括事件,初步掌握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难点
  1.感知文章内容,学会概括事件,初步掌握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2.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学习古代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导入新课。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在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了一首著名的乐府诗《木兰诗》,诗中塑造的木兰形象被不同时代的人歌咏,后来又飘洋过海,被迪斯尼拍成著名的动画片。那么,木兰的形象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能被东西方文化共同推崇呢?让我们寻根溯源,从原诗中发现木兰形象的魅力。
  二.学习新课。
  1.检测预习,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1)了解作品。
  《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辑的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朝民歌、北朝民歌两大部分。北朝民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长篇叙事诗《木兰诗》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与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2)文体知识:乐府诗。
  ①概念: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
  ②发展: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③作用:汉魏六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支奇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诗坛的面貌。它不仅开拓出了五言诗的新领域,而且对七言诗、歌行体以至律诗绝句,都起了桥梁的作用。
  ④乐府诗的特点:
  叙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和完整的故事情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