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诊断初三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6870字。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诊断初三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3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2025.1
一、古诗文(36分)
(一)默写(13分)
1.明月别枝惊鹊,。(《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相顾无相识,。(《野望》)
3.,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
4.临近考试,面对学业的压力,小语用《论语>十二章》中的“,”自勉,激励自己不改其志,朝着目标奋进。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511题(23分)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乎?”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5.以下选文也出自《列子•汤问》的是()(2分)
A.《伯牙鼓琴》B.《两小儿辩日》C.《穿井得一人》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1)“杂然相许”中“许”的意思是()(2分)
A答应B期望C赞同D相信
(2)下列短语中的“易”与“寒暑易节”的“易”意思相近的一项是()(2分)
A移风易俗B轻而易举C平易近人D以物易物
7.《愚公移山》虽为古代的一则寓言,但对今人仍具有积极的教育价值。下列从本文中获取的启示意义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通过奋斗去改变命运。
C.人定胜天,人类的力量是强大的,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改造自然超越自然。
B.在面对大型任务或复杂问题时,团队合作能汇聚众人智慧力量,攻克难关。
D.只有坚定信念,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才能克服诸多困难,实现既定目标。
【乙】赵将括母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选自《列女传》,有删节)
【丙】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①奉饭者:供养的人(指家庭之外的人)。②所友者:当朋友对待的。③仰视:抬头看(表示亲近)。④即有不称:如果不能称将军之职(意思是打败仗)。⑤妾得无随乎:我能够不随着(受处罚)吗?⑥难:驳倒。
8.下列加点的“将”意思相同的两项是()()(2分)
A.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B.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
C.括不可使将D.父时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