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6题,约23110字。
2023 级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学科试题
说明:
1.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
2.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3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4 小题,15 分)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媒体时代下,全民参与文化传承创新正在成为现实。因此,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载体,强化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以及新媒体人的参与感,激活文化传承发展多元主体。一方面,提升传承人新媒体能力。新媒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令许多尘封的文化开始走出固有圈层,走进大众的视线。所以,应当发挥传承人的作用,组织他们学习新媒体平台运用、短视频制作与剪辑、平面设计等能力,引导他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积极融入新媒体。另一方面,调动新媒体人的积极性。要建立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培育和服务体制机制,联合新媒体平台、社会机构、事业单位等主体力量,对有意向的新媒体人实施定期培训与教育,出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激励措施,提升他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
新媒体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是创意和文化的融合,是潮流设计与东方美学的交融。因此,应当扎根于五千年文明土壤,用受众喜欢的方式,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应当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形式。以技术搭桥,以互动增色,运用三维动画艺术、AR 技术、VR 技术、PR 技术等数字媒体艺术,重塑文化数字性表现形式,渲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感,促使那些抽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动漫作品、动态长图、短视频、表情包等形象化具体化形式表现。另一方面,应当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叙事方式。身处文艺传播的新时代,需要引入“文化+综艺”“文化+直播”“文化+舞蹈”“文化+游戏”等表达范式,采取文化与历史、经济、科技、教育、文艺等跨界融合的方式,通过剪影动画、情景歌舞、当红说唱、时空对话、情景模拟、真人探险、虚拟技术等表达方式,将艺术性与娱乐性、文化性与科技性相结合,突破传统模式下文化和文学的简单呈现。
伴随移动传媒的扩张布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全方位认知新媒体平台,把握互联网传播规律,营造线上线下互动场景,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融入新媒体平台。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持续丰富传统文化素材,吸收与容纳多元文化,丰富和完善文化生态系统,精准分析公众文化需求,做好二次创作,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个性化”创新。
(摘编自巩立超《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材料二:
当前在新媒体、新技术的影响下,传统文化获得了全新的传承与发展机遇,传统文化元素覆盖了各个新型文化形态。本文以孙悟空形象为例,探讨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承与创新问题。
在当下各媒体平台的各类作品中,孙悟空往往不再等于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似乎也难以找到一个明确的标准来衡量当下是激发还是滥用了这一形象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媒体时代下,我们只要提升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新媒体能力,就能实现全民参与文化传承创新。
B. 新媒体、新技术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全新的传承与发展机遇,使传统文化元素覆盖了各个文化形态。
C. 要充分发挥传承人的作用,需要引导他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积极融入新媒体。
D. 鲁迅指出《西游记》有多种解读方式,强调了对原著解读的差异导致孙悟空形象呈现多元性的观点。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文化传承与创新来说,充分调动新媒体人的积极性比提升传承人的新媒体能力更为重要。
B. 孙悟空形象在新媒体时代的变化,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传承发展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特点。
C. 弹幕通过不断描绘人物的心理,将剧情进行重新解读,从而改变作品原意,创造出新的形象。
D. 当下,孙悟空形象难以找到一个明确的标准来衡量,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随意改造。
3. 下列做法最适合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一画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 )
A. 歌剧《沂蒙山》、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话剧《谷文昌》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与新时代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B. 国家京剧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转变对外交流传播思路,联合中国国际电视台推出的《京剧练习生》节目,记录外国友人学习京剧的心得趣事,广受好评。
C. 纪录片《美食令》以二十四节气为背景,纪录云南各地民族美食及相关文化,呈现“筑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内涵,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D. 各地文旅局入驻短视频平台,开通“云游”直播服务,并通过评论、转发、弹幕、私信等方式即时反馈,促使受众在线上共走丝绸之路、观故宫的花开花落。
4. 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上,《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带给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中国首款 3A 游戏《黑神话:悟空》爆火出圈,在全球引发轰动。这款游戏结合经典原著的精彩剧情和奇幻元素进行生发和再创作,运用三维动画艺术、AR 技术、VR 技术、PR 技术等数字媒体艺术,充分渲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感,使玩家除竞技闯关外,还能体验大量中国传奇、神话。这部游戏蕴含着浓烈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即使不接触游戏的中国人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与对经典的缅怀;还会有人由于自身的处境而认同一种不惧困难挣脱束缚的精神。
【解析】
【导语】这篇阅读文章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材料一强调了新媒体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提升传承人新媒体能力和调动新媒体人积极性的策略,并指出应通过创新展示形式和叙事方式来吸引受众。材料二则以孙悟空形象为例,分析了传统文化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多样性
和不确定性,强调传承应注重内在精神而非单一标准。整体上,文章展现了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的深远影响,并提出了多元化的传承路径。
【1 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开市大吉
老舍
我,老王,和老邱,凑了点钱,开了个小医院。老王的夫人作护士主任,她本是由看护而高升为医生太太的。老邱的岳父是庶务兼会计。
我治内科,老王花柳,老邱专门痔漏兼外科,王太太是看护士主任兼产科,合着我们一共有四科。“大众医院”四个字在大小报纸已登了一个半月。名字起的好——办什么赚钱的事儿,在这个年月,就是别忘了“大众”。不赚大众的钱,赚谁的?这不是真情实理吗?自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