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2024年11月联考默写练习
- 资源简介:
约12940字。
高考语文2024年11月联考默写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
(1)《六国论》中的“ ”是为赵国不能坚持使用武力而灭亡感到遗憾,而《谏太宗十思疏》的“ ”也为历朝历代罕能长治久安指出了原因,两者似有相通之处。
(2)古诗词中频现江波湖韵之美,如《桂枝香•过洞庭》:“ ”一句运用比喻写出江水的澄澈绵延,《念奴娇•过洞庭》“ ”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写出洞庭湖的明净广阔。
(3)小诺同学创作了一幅书画作品,画面是一群鸥鸟在水面上翻飞。略一沉吟,他在画作的空白处题上古人的诗句:“ , ”
2、
(1)杜甫《客至》中“ , ”两句,表现出居处“无人至”却有鸟群相伴的幽雅意境,为客人将至作铺垫。
(2)珊珊假期去泰山看日出,在太阳即将升起的那一刻,忽然想到姚鼐《登泰山记》中的句子“ , ”,不禁感叹云之变化与美丽。
(3)“重章叠句”是《诗经》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在《无衣》《芣苢》《关雎》《静女》等诗中均有体现,如“ ”一句,在诗歌中反复出现;“ ”一句,则在保持与前句结构一致的基础上又有一些改变。
3、
(1)韩愈在《师说》中用“ , ”两句叙写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
(2)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以“名实”为论证的立足点,其中“ , ”两句强调了“名实”关系的重要性。然后紧接着对保守派谬论分别驳斥,一一为变法正名。
(3)在古典诗词中,中国文人多用“扁舟”或“舟”意象来承载自己向往自由、渴望回归自然、淡泊世事的情感,如“ , ”。
4、
(1)高适《燕歌行》中“ , ”两句,一实一虚,既写出战士征战的辛苦,又写出远方思妇对战士的思念。
(2)苏洵在《六国论》中指责诸侯国制让土地已经不能满足秦国的贪欲,反而换来秦国更加厉害的侵犯的两句是“ , ”。
(3)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写景抒情,可以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古诗文中有很多运用这种“时空对举”的手法的句子,如“ , ”。
5、
(1)暑假小明到农村的爷爷家,房前屋后绿化如此赏心悦目,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诗句:“ , 。”
(2)高考结束后,你打算去江南游玩,第一个想到姜夔在《扬州慢》里提到位于“ , ”的扬州。
(3)黄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也是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 ”这些都是写黄河的诗句。
6、
(1)李明游览山谷,见山连绵起伏、沟谷幽深、山路曲折迂回,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 , ”两句。
(2)学校举办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小王同学在演讲中引用苏洵《六国论》中的“ , ”两句,论证要正确对待人才。
(4)鸥,善飞,能游水,常随潮而翔。在古诗文中,鸥鸟有豪迈、壮志、淡泊、归隐、飘零、伤感等寓意,如“ ,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