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70字。
初中教育的“瓶颈”现象分析及对策
南通市小海初中226015 季春华
论文提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办学行为和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急功近利倾向还相当严重,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还相当落后,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认识的欠缺,理解的偏颇,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还很难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导致初中教育成为制约整个教育发展的瓶颈。要冲破这个瓶颈,对基层学校和教师来讲,最关键的是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着重做到两个关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关注课堂教学主阵地。和确立五种观念——树立“为孩子终身负责”教育观,“求真务实”管理观,树立“实践活动”的教学观,“生活育人”的育人观,“张扬个性” 的个性发展观,
关键词:瓶颈 学生 教师 以人为本 观念
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初中教育一直是薄弱环节,原江苏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同志曾形象地将之比作“细腰”。初中教育已成为制约整个教育发展的瓶颈。首先是初中教育整个基础教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身就处于“颈部”;其次是初中教育的艰巨性,与小学相比,它要身负升学压力;与高中相比,虽然同有升学压力,但它生源复杂。再次还有一个最重要、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教育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初中教育这个环节上交汇、冲撞,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压力,加上我们没有及时、合理的疏导,所谓的“瓶颈”也就产生了。具体表现为。
首先,办学思想有待端正。长期以来,初中深受“应试教育”学校文化的桎梏,传统的考试制度,家长、教师、学校乃至社会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初中办学行为和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急功近利倾向还相当严重,突出表现在:
1、课程教学计划的实施大打折扣剥夺了学生的学习权。国家课程人为地分主课与副课,音、体、美等非学业考试课程开设不全,任意被调课甚至被挤占现象普遍存在,初三情况尤为严重。
2、所谓封闭式管理剥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许多学校把一刀切地全程操纵学生学习活动,全程安排学习时间视为抓管理、促质量的“法宝”。取消自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