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名称
更新时间
人气
嬉笑怒骂,皆成文采——《拿来主义》语言赏析
- 2010-03-26
- 4813
那片土地,那些记忆──《土地的誓言》解读
- 2010-03-26
- 1484
《黑羊》赏析
- 2010-03-26
- 3582
挥别尘世,融入圆满——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2010-03-25
- 5713
《与高司谏书》的讽刺艺术
- 2010-03-25
- 2798
情激义愤显风骨——欧阳修《与高司谏书》赏析
- 2010-03-25
- 5654
精彩的装饰,绝妙的象征——谈玛蒂尔德的假项链和别理科夫的真套子
- 2010-03-25
- 579
精美历史人物散文片段
- 2010-03-24
- 8872
生命的承负与救赎——《地下森林断想》赏析
- 2010-03-21
- 3190
祥林嫂形象再探
- 2010-03-19
- 784
从“我”入手品《祝福》
- 2010-03-19
- 806
《柏舟》:失爱的女人,依然可以如此华美
- 2010-03-18
- 612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悲剧意蕴
- 2010-03-13
- 2821
《故乡的榕树》的抒情艺术
- 2010-03-08
- 2544
谈谈《牛虻就义》的艺术处理
- 2010-03-07
- 1392
《春江花月夜》的“圆美”艺术
- 2010-03-07
- 1799
同质异构的两朵奇葩——《荷花淀》与《哦,香雪》的比较阅读
- 2010-03-07
- 1709
悲凉之美生命之爱——再读《故都的秋》
- 2010-03-07
- 1570
斥天与誓天——简析《窦娥冤》中对天的矛盾态度
- 2010-03-07
- 2390
《雷雨》节选版的两处教学局限
- 2010-03-06
- 937
《苏武传》注释指瑕
- 2010-03-05
- 1485
《绝句》(两个黄鹂)的艺术得失
- 2010-03-05
- 2347
《触龙说赵太后》中的“已行”
- 2010-03-05
- 1233
从祥林嫂的“胖”与“说”说开去
- 2010-03-05
- 669
利化干戈——重读《烛之武退秦师》
- 2010-03-05
- 988
一个饶有趣味的诗学问题——对杜牧《江南春》被误读的再思考
- 2010-03-05
- 3274
他乡遇故知——对王维《杂诗》(其二)的两种解读
- 2010-03-05
- 4056
《药》中耐人寻味的“抖”
- 2010-03-05
- 483
《孔雀东南飞》“劳劳”义辨
- 2010-03-05
- 2474
《林海雪原》读后感
- 2010-03-04
- 31506
《红旗谱》故事概要
- 2010-03-04
- 6881
《聂小倩》心理描写赏析
- 2010-03-03
- 4164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 2010-02-26
- 15214
孙绍振解读经典:《醉翁亭记》用了那么多“也”有什么妙处
- 2010-02-26
- 3295
孙绍振解读经典:李白《月下独酌》赏析
- 2010-02-26
- 2876
古有《三字经》,今有《七字经》
- 2010-02-26
- 713
俞敏洪的演讲
- 2010-02-22
- 675
再谈“严妆”
- 2010-02-08
- 1125
多元异质意象的统一——读李贺《李凭箜篌引》
- 2010-02-08
- 1494
赢在中国评委马云经典语录
- 2010-02-01
- 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