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学校中层,如何?

作者:江苏省海门中学 顾助东  时间:2006/8/22 16:55:42  来源:中国教育报转载  人气:
  学校召开行政会议的时候,看到一大圈中层干部围坐在长长的会议桌旁认真记录的情形,一个念头无法抑制地跳了出来:把学校的中层一级“删除”了,学校的工作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众所周知,学校中层干部均为班级管理和教学骨干、业务尖子,正因为他们在教育教学岗位上比一般教师有更大的贡献,所以才“教而优则仕”。但是,教育教学尖子未必就是管理能手,更何况,教学骨干一旦到了管理岗位,在精力上必然受到各种牵制,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贡献会大打折扣,这在中学里是常有的事。试想,如果把学校的中层一级“删除”了,学校教学一线的力量就会大大增强,班主任队伍得到充实,学科教研组的实力也会更强。
  现在,一所小小的学校,大都设有党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还有团委学生会、安全治保室、学生生活指导处、学生家长委员会等,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校长、副校长,到常务副校长、分管副校长,从部门主任、副主任、分管主任一直延伸到组室。一些中层干部一旦担任一点职务就变了样,脾气大了,嗓门高了,公事外出的时间多了,参加学校教研活动的时间少了。按职级办事、逐级负责、多头管理、办事拖拉、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现象也多了。试想,如果把学校的中层一级“删除”了,学校的“官”味就变得少了,学术的气氛就会变得浓厚。
  把学校的中层一级“删除”了,校长必然会直接面对教师,直接处理教育教学第一线上出现的问题,工作量会大大增加。校长虽然辛苦了许多,但是带来的一个根本性变化是,校长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指令被中层过滤,也不必担心教师的声音被中层筛选而听不到真实情况。没有了中层的传送与反馈,校长可以把自己的办学理念、决策直接贯彻到学校的每一项教育活动中,直接由教师具体落实,当然一线上出现的问题也会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通道传递给校长。这种“一竿子插到底”的做法必定会减少管理环节,缩短管理流程,降低管理成本,增强学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把学校的中层一级“删除”了,还带来一个副产品,那就是断了一些教师的“升官”的念头,也切断了校长用“官位”奖励教师的途径,奖励的中心重新回归到激励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上来。让学校不为名累,不为利诱,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也还给教师一个钻研教学的清静环境。
  也许有人会质疑,把学校的中层干部“删除”了,是不是“小国寡民”原始作坊式的管理?是不是不符合现代教育管理的先进理念?我认为,把中层一级“删除”了,减少一个管理层级,原来中层干部所承担的工作,一部分由校长和校级领导承担,另一部分完全可以授权给教研组、年级组,这样更符合当今先进的扁平化管理模式。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办学的主体是校长领导下的教师,要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应该尽可能地减少束缚在教师身上的管理绳索,划清管理界限,压缩管理部门,精简中层干部,真正做到“精兵简政”,让那些德才兼备的中层干部沉淀到优秀教师的队伍中去,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在教育教学上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学校的育人质量。
  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

文章评论

共有 3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按时十分 于08-26 23:30发表评论: 第3楼
  • 这是最明智的做法,只是有谁来执行呢?
  • 小魏 于08-24 15:46发表评论: 第2楼
  • 是的,现在学校中中层人员太多了,校长根本听不到一线教师的声音,并且,混到中层的都想放弃教学,干专职的的管理人员,对教学影响太大。
  • 平平 于08-23 11:19发表评论: 第1楼
  • "删除"中层的建议太好了,理由充分而且结合实际。我们的一些学校,常常是校长的指令,开会传达到主任(中层)一级,主任开会传达到教研组长一级,教研组长开会传达到老师一级。中层领导是校长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