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的话
作者:黄伟中 时间:2006/5/23 7:26:2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还记得在上大学时,我们的老师给我们讲过一句“惊世之语”:中国50多年的教育都是失败的。一直与教育接触的我在惊讶老师的勇气的同时也深深的以之为然。经常在网上、报刊上也零星的看过这样的论调,但绝大多数的笔客都把矛头指向了“老师”,以为老师是“罪魁祸首”。诚如钟鸣(或许这个名字别有含义)这位仁君的论调一样,“只有当老师不再仅仅满足于教给学生标准答案、学生不再为答不出标准答案而苦恼时,我们离成功就不远了。”以他看来,中国教育的失败根本在于“标准答案太标准”,而且“老师、学生以往一直都只满足于标准答案”。如此说来,老师、学生不满足于标准答案,中国的教育改革就成功了?教育的改革就是把老师、把标准答案“革”掉?
什么是标准答案?
这位仁君举他一年级女儿的期中考试的一题为例,说鹅不仅可以在水上活动,也可以“在河之洲”,并得出结论“这标准答案有时也并不那么标准”。那么我要请教:男人是不是穿上了女人的衣服就可以叫“女人”?鹦鹉能说两句人话是不是就可以叫做“人”?鹅,到底是不是水上动物我不懂,我认为去争论这题也没多大价值,我只想通过这一问题讲明一点:看问题、看事物不是停留在表层,而是要看其本质看其根本。答案是可以丰富多彩的,但请记住是要在什么大前提之下。要不,你女儿问你历史上的老子是谁,你说老子就是我,那是要闹笑话的。如果从数学角度去看,1+1=1成立的话,那么数学不需要“标准答案”;如果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江泽民而正确的话,那么历史可以再造;如果作文题目要求写“我的爸爸”而学生写成“我的妈妈”同样能得高分的话,那么人人都可以上大学;……。可见,标准答案标不标准不仅要看什么题型还要看什么学科,而不是仅仅因为鹅也在陆地走走就得出“标准答案有时并不标准”。假如学生做错了老师也说对的话,那要老师干吗?是看你画完画后问你有什么乐趣?还是听你唱完歌后大声拍好,然后问你得到了哪些艺术熏陶?
不过,这位仁君也有说的不错的地方,如他言:“如今的教育也在改革,但中小学教育始终无法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不得不听从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这话说的诚然不错,而且还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教育最大的“弊病”所在;但是,由此便推出老师为了应试教育而盛行“注入式”、“满堂灌”式的教育方法、老师更多的时候告诉学生一些“似是而非”的标准答案的说法,我实在是不敢苟同。首先,从我为人之师的那一天起,我从来没有忘记过“教书育人”这四个字。如果如这位仁君所言的话,老师“仅仅”是为了标准答案而教书的话,那将是天底下所有老师的解放。国家、社会、人们给老师戴上“人类的灵魂”、美誉之为“春蚕”、“蜡烛”之类的神圣而伟大的“高帽”(说实话,老师被这些高帽害惨了,注定了“不平凡”),我想决不是因为老师给学生传授了多少标准答案吧!至于毛泽东尊师事迹的传颂,也决不是因为毛主席的恩师讲了多少标准答案而去感谢他吧!其次,我很想问问这位仁君,什么叫“注入式”?什么叫“满堂灌”?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都由一个老师“讲”完,就叫“注入式”?老师把知识内容硬塞给学生就叫“满堂灌”?如果有哪一位老师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我不能不佩服他!假如两三节连堂的也如此,那我真的要拜他为师了,学一些保护喉咙的秘方。一节课如果由老师一直讲的话,首先受不了的是我们自己。老师非常清楚哪些该讲哪些不用讲。在学习“新课标”的理念之后,我们早已不认为上课是在“讲”课了。退后一步讲,假如老师能把标准答案“灌”给学生,而学生又能掌握的话,我相信肯定有不少的学生和家长会很高兴。因为,“考生答出的标准答案愈多,得分则愈高,上名牌大学和重点大学的机会就愈高”,谁不高兴?这位仁君,你女儿拿期中考试的试卷回来,你问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是问你女儿肚子饿了吗?还是问你女儿今天开不开心?还是问她受到了哪些艺术熏陶?想必都不是吧!而是问她:“你考了多少分”吧!对不?或许你开明进化些,已经摆脱了“功利性教育的影子”,但是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学生家长更关心的是他的子女考了多少分,而不是关注他的子女唱歌有没有得奖。这并不是说其他家长不开明不进化,而是整个社会风气使然。家长的“重视”导致了学生的“重视”。当然也有老师的因素。有一次,我给学生谈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的事迹时,一个学生把手举高,我一问,他说:“老师,考试考这些的吗?”呜呼!我哑言,学生怎么会有如此的功利?我真的不知该问谁。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学生只在乎考试?
作为一个老师,既要背着那些神圣、伟大的光环,又要“教书育人”;既要完成学校各项指标要求,又要兼顾每一位学生;既要忌顾社会的种种舆论,又要沟通家长;除了“死而后已”,我实在不知该怎样做。
不知哪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悲哉!看来,我只能承认自己“不会教”了。哀哉!可是,我又想:假如真如这位“名人”所言,那么国家要警察干吗?要监狱干吗?不是说,建一所学校就等于减少一座监狱的?况且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近年来本该上学却没有上学的犯罪青少年有没有上升。)在某地方政府的街道旁边,我亲眼见到这样的一条标语:“学生玩火,老师负责。”是不是由此可以推导:“学生犯法,老师坐牢。”?“学生杀人,老师偿命。”?
教育是关乎国家、全民的一件大事,我写此文,决没有针对谁的意思,只是希望在不同位置的人要学会换位换角度思考,要互相理解。无可非议,在教师队伍中,的确存在不少有损师严的人和事,但我们希望社会、家长能辨证的去看。如教育改革一样,关系到国家的教育制度、考试制度、选才的评价制度、社会的舆论取向、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地区的教育状况、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以及教师和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等等多方面综合的因素,而决不是“只有当老师不再仅仅满足于教给学生标准答案、学生不再为答不出标准答案而苦恼时,我们离成功就不远了”那么简单。
文章评论
共有 7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