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住命运的咽喉》之重难点浅析

作者:佚名  时间:2006/4/25 7:08:0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扼住命运的咽喉》一文犹如贝多芬的交响曲一样激昂而悲壮。罗曼·罗兰用他满腔的热情、生动而通俗的语言诠释着一位天才的英雄人生。阅读这篇传记时,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呢?
  一、 引导学生与传主进行心灵的对话。
  《扼住命运的咽喉》是一篇传记,但它同时也是一曲生命的赞歌。因此,我们应不仅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去阅读贝多芬的人生经历,而应引导学生用心灵、用情感去感悟传主的快乐和忧伤,去感悟这艰难曲折而又伟大的人生。上课之前,老师可以先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同学们在激越的旋律中进入与传主进行心灵对话的状态。带着这种心态,学生自主独立地阅读这篇传记,并根据文章的内容为传主制作一张人生履历表。这是阅读的第一层次。
  在把握了传主的人生经历,制定了传主的人生履历表之后,同学们应该走进传记阅读的第二层次,也是学习本篇传记的重点之一,即与传主展开平等的心灵对话——传主一生有哪些不同寻常的经历?这些经历对传主的人生和音乐创作带来了哪些影响?你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是怎样面对的?传主是怎样面对命运的挑战的?同学们以小组为的单位,进行合作和探究,深入分析成长环境(如童年生活)对传主人生历程的影响,挖掘传主在面对痛苦和磨难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生命气质,探究这种气质对其艺术创作的影响等。同学们之间的相互讨论和交流就在读者和传主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对话的桥梁,在这座桥梁上,同学们快乐着传主的快乐,悲伤着传主的悲伤。那么,传主在不幸命运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勇敢与抗争的伟大精神就犹如一股涓涓细流悄悄潜入了读者的心灵。
  二、 引导学生与作者展开思想的碰撞。
  罗兰崇拜贝多芬,崇拜贝多芬的英雄主义。因此,罗兰大师不仅是在为贝多芬写传记,同时也借此寄寓了自己浓郁的情感和深沉的哲思。如何引导学生与作者展开思想的碰撞是学习本文的另一重点。而这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把握:
  第一,在这篇传记的开头,作者用了一大段文字来刻画贝多芬的肖像,这是传记里所罕见的笔法。作者在这段文字里描绘了一个具有怎样生命气质的天才形象?他为什么要在开篇为传主“画像”?
  第二,作者在传记中除了记叙传主的人生经历外,还对传主有哪些评说议论和抒情?这些议论和抒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取向?
  第三,你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吗?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与作者就对传主的评价展开思想的碰撞,一方面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评传的知识特征,同时加深学生对传主精神世界的理解,引导学生客观、正确的评价传主的功过得失,通过理性的反思来提高学生励志、冶情、勤学、修身的自觉性。
  三、 引导学生尝试评传的写作。
  这是本课学习的一个难点。新课程标准强调:“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本文是传记选读里的最后一篇评传,学生对评传的知识特征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学完这篇课文之后,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小组成员最崇拜的一位名人,收集其人生资料,为传主撰写一篇人物评传,让学生在合作中巩固和拓展课堂所学的知识,以实现传记选读的写作目标。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