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被“评先”撞了一下腰——年终考核评比带来的思考

作者:江苏省如皋市薛窑中学 鞠九兵  时间:2005/11/9 10:32:1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一年一度的年终考核评先来到了,一年一度的人格和灵魂的检阅与曝光也开始上演了。不必说评先过程中演员们的演技如何,不必说演员参演所获得的报酬多还是少,也不必说为了争夺什么奖项而相互耍心眼,闹别扭,单说各位演员上台时的心态就足以让观众咀嚼回味的了。总之,谁都可能被“评先”撞一下腰,要不为何子夜难眠鸡鸣即醒?
  有人说,我参加评先主要是为了评职称,什么奖项我不在乎,要个“优秀”添点彩;有人说,我参加评先为的是一口气,凭啥我弄不上,去年让了今年不能再让了;有人说一年到头连个红本都捞不到,怎么向老婆交差,怎能在孩子面前言传身教?有人说,我评不评上无所谓,我就是为朋友两肋插刀,助兄弟一把,以表手足情长;更有人说,我上不上无所谓,就是不能让对手上,他捐个“头名状”,把我撇在后边岂不叫人难看?再说,谁叫他逞能,昨天他小儿子还打了我丫头,我投票给他岂不良莠不分?
  带着上述评先心态的人大有人在,但细味深究这种种心态除了觉得滑稽之外,便只剩下可笑。有关评先晋级的经典故事倒也不少,但看了笑了之后不去思着,想着,改着,而是继续地做着,演着,搞着。最具讽刺意味的莫过于某机关中层干部竞选测评了。民主测评刚结束,热心的小王跟原办公室张主任讲,这次我投了你一票,你要请我喝酒哟;逢迎的小李也讨好地说,主任,小弟我不但投了庄严的一票,我还帮你拉了几票,日后要多多关照啊。可结果张主任仅得一票,张主任心知肚明,这一票还是他自己的。还有一则也叫人心酸。某单位年终评先,一阵激烈的摆成绩,讲贡献后便民主投票,可结果成绩大者却榜上无名,倒是传达室看门的人称“歪八脚”的临时工却稳操胜券,得票最多,歪八脚能上报吗?教师们尤其是成绩显赫者心甘情愿吗?但为什么既无资格又没有参加述职的“歪八脚”却名列榜首呢?始作俑者还是那些工于心计的人们,除了投自己,就是投最没有资格的人,结果怨谁呢?怨自己,怨自己心中那点自私和渺小。
  每一次评比或测评多多少少总能给那些能力强、出成绩但有个性的人带来不平甚至是伤害,而且这种伤害不论时间不论空间只要时机成熟便飞向人间,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不外乎三条:一是历史的延续,自古以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从王侯将相到黎民百姓都知道老祖宗留下来的训示;二是社会的规则,对于事业者来说,他的贡献和他的回报永远不对等,我们今天称颂凡·高为杰出的绘画大师,可在他有生之年,他仅卖出一幅价值400元的画,而且今天看来,这幅画仅是他创作中最普通的一幅而已;我们今天赞扬天才的爱因斯坦是位科学巨人,可他从苏黎世联邦工学院毕业后却连工作都找不到,只能做家教做代课老师甚至到小餐馆里为客人拉小提琴维持生计;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二千多项重大发明,有专利的1328项,加速了人类历史的前进,可他的专利收入却寥寥无几,这就是社会真相,是社会的游戏规则决定的,但金子终究是金子,历史记住的不是他们的委屈而是他们的辉煌;三是价值的取向,中国的价值观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既要马儿好,还要马儿不吃草”,这也许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前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吧。
  反过来讲,考核评比本身不是一件坏事,它毕竟是一次照镜子,好让工作的人们去照照,找找瑕疵,但如果你戴着面具又不是站在平坦光洁的镜子面前可能照出来的就是个五花八门甚至是个怪物。退一步说,每一次的考核评估也绝不能对一个人贡献作出不折不扣的评估,真正的事业者也绝不应该把自己的工作和付出定位在这一自古以来就争个不停、道得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名号上。但我至少可以断言,少数成就者不能博得众人之喝采也绝非因为所谓的“人际关系”,倒是中国式的“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的排他心理在作祟犯怪。倘能看出这点破绽,就由他去吧!
  有一种人真叫人同情和怜悯,因为在他的功劳簿上老是列举不出点名堂来,但人总是要面子的,就是这其实并无真正用处的嘉奖或优秀却也搅得他心神不宁,心旌摇荡,心态失衡,心驰神往,因为这“优秀”二字可以像办喜事时贴的窗花那样装点门面,添点亮色,而不至于一下子就让人看出罩衣下面的破棉袄来,倘若真是出于这样无奈的挣扎而生出一些本来也并不愿意降低人格做出的良苦用心,我看倒也是值得宽容甚至是眯起一只眼睛的。
  但行家毕竟是行家,装点门面的事岂能看不出来?从02年起,职评已淡化了年终考核中的优秀和合格等次的差异,评委们在裁决的时候不是看你有没有“优秀”,而是看你有没有硬功夫,明显的花拳绣腿岂是一个区区“优秀”二字遮掩得了的?评委们大都是本学科的带头人,是教学的能手,是科研的标兵,他们的成长档案里说不定也记录着或多或少的曾经受到“测评”非礼的故事,他们岂能让一个曾经伤害过自己心灵的“优秀”二字再去伤害一个不应伤害的人呢?倘若真出此人,该有多缺德!
  人啊,真是叫人琢磨不透。慷慨的时候,哪怕是向人借钱也要招待朋友,吝啬的时候吧,哪怕一分一毫也要计较,甚至于拿祖宗子孙去立誓诅咒,其实细细想想都觉得无聊乏味,净是那“名利”二字惹的祸,要是“潘多拉魔盒”没有将“名利”带给人间,我们也不至于同朝夕相处的同事、邻居、师徒、朋友耍心眼,闹不快,难怪古人这么意味深长地忠告我们,“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你远离名利一步,幸福就会近你一丈”,这是前人的经验之谈啊!
  所幸的是,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拉上年终评先的帷幕,我们台下幕后卸下装扮,我们仍旧是同事、仍旧是邻居,仍旧是师徒,仍旧是朋友,我们仍然会在下班之后隔着窗户吆喝着:“来,来,来,小酒一杯炒大肠,荞麦面条拉家常。”嘿,这才叫真正的生活,美妙的境界!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