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台湾问题

作者:王彦博  时间:2012/5/20 11:48:2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台湾问题是目前国际社会上各种势力高度关注的问题,其能否顺利解决,不仅关系到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实现,同时也直接影响着目前中美和中日关系的发展。为此,在近几年来的文综高考中,许多省市在命题的过程中,都是把台湾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来进行考查。本文拟从地理、历史、法律、政治等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对台湾问题进行论述。
  一、台湾简介
  台湾,古称为夷洲、流求或者琉球,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其位于我国大陆东南的海洋中,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接东海,南临南海。主要包括了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人口为2200多万,面积约为3、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其气候一共可以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其中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的宝岛”、“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二 、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在军事战略上一直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被军事专家们称为“太平洋上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因此上到了近代,随着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衰落,于是外国列强就开始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台湾,到1894年,在大陆政策的指导之下,日本帝国主义就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一举割占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从此台湾被迫和祖国大陆分离长达半个世纪之久。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人民渴望和平,人心思定,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却冒天下人之大不韪,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结果遭到了全国广大人民的一致反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最终只能兵败台湾,偏安于东南孤岛。1950年,当朝鲜战争爆发以后,为了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自己的神圣领土,美国派遣第七舰队入驻台湾海峡,粗暴地干涉了中国内政。1954年,美国与台湾当局签定了《共同防御条约》即《对台关系法》,公开阻挠中国实现统一,在国际上不断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近些年来,尤其是随着李登辉和民进党领导人陈水扁上台以来,在国际上某些反华势力的大力支持之下,台独活动开始在岛内愈演愈烈,他们利用公投的形式不断地为台湾“正名”,不断地搞“渐进式”的台独活动,大力鼓吹“两国论”和“一边一国”的分裂言论,蓄意挑起两岸对立,极力地破坏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从而导致台湾问题越来越复杂化和国际化。
  三、台湾问题的主要依据
  1、 历史方面: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
  (1)早在东汉前台湾就与大陆有着一定的贸易往来。到了三国时期(公元230年)吴国君主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出海巡视,达到夷洲(今台湾)。这是古代典籍中关于大陆人民达到台湾的最早记录。从此以后,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开始得到加强。
  (2)、隋朝建国后,公元607年和608年,隋炀帝派羽骑校尉朱宽到台湾“求访异俗”。公元610年,又派武贲郎将陈稜、朝请大夫张镇州带领1万多人从义安(今广东潮州)出海,达到台湾,与台湾居民进行贸易。从此以后,大陆人民移居台湾日益增多,大陆与台湾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了。
  (3)、元朝建立后,对东南沿海诸岛屿的行政管理空前加强,当时把台湾划归福建行省,并首次在澎湖设置巡检司,直接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台湾从此以后正式划归到了中国的版图。
  (4)、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抗清的郑成功于1661年。率战舰三百余艘,在台湾登陆,经过激烈战斗,打败了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归到祖国怀抱。郑成功祖孙三代在台湾发展农商,提倡文教,保境安民。
  (5)、1683年,康熙帝采用姚启圣和施琅平台方略,占领了台湾,把台湾纳入清朝版图。第二年,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6)、1885年,在中法战后,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其中刘铭传担任了第一任巡抚。
  2、法律方面:国际社会已公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消灭主要的敌人法西斯,中国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随同美、英、苏等国家共同对日作战,国际地位开始提高。1943年11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取得了根本好转的情况下,中、美、英三国召开了开罗会议,发表了著名的《开罗宣言》,其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之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1945年8月,在德国召开的波茨坦会议期间,中、美、英三国发表了著名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规定必须无条件实施。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届政府都致力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在与每一个国家建交时都明确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的合法政府。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政府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重申了上述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1978年,中美两国政府就台湾问题达成了“断交、撤军、废约”的三原则。1979年,中美两国以上述三原则为前提,正式地建立了外交关系。
  3、政治方面:中国政府系统地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而积极努力。1979年元旦,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建议海峡两岸首先实现通邮、通商、通航和探亲旅游。同时,中国政府命令解放军停止了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会长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主张实行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并具体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即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80年代初,邓小平正式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近些年来,尤其是在中共十六大上,中国政府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该主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中国政府将继续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到2005年3月14日,为防止以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地颁布了《反分裂国家法》。
  综上所述,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共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心愿,祖国的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2007年1月于长安七中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