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指瑕

作者:贵州省遵义县新舟中学 刘承德  时间:2010/10/24 14:06:07  来源:xzzxlcd原创  人气: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关于诗歌欣赏的文艺性散文。该文重在阐述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对学习和欣赏诗歌无疑有着很大的帮助,但该文有三处表述不够准确,值得商榷。
  一是:“这一首诗只有二十个字:‘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整首诗不作任何描写叙述,但一个青年女子活泼、爽朗而又令人亲近的形象跃然眼前:长江上两舟相逢,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迎面而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哪里人:她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作了自我介绍。”
  “整首诗不作任何描写叙述”,这一说法是不准确的。“不作任何描写”的说法是对的,但“不作任何叙述”的说法是不对的。因诗句“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以及作者对诗句的解读“长江上两舟相逢,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迎面而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哪里人”等,都明明作了许多交代叙述,怎说是没有任何叙述呢?
  二是:“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欣赏中必经的一段‘工序’。(对于别的文体,这不是必需的,因为它们通过详尽的文字尽可以把内容讲清楚。)上述情况在诗中通常被称为含蓄,即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
  初读这一语段,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仔细揣摩,就会发现这一表述是不够严密的。因为“高度精炼的东西”、“浓缩了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含蓄”,只能算是高度的“凝练”、“简洁”等。在言语、诗文中,“含蓄”的意思是含而不露,耐人寻味。既然是“高度精炼的东西”、“浓缩了的东西”,又怎么能说“上述情况在诗中通常被称为含蓄,即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呢?
  三是:“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它的繁富的色彩和音响,烘托着江天子夜的秋景。”
  “它的繁富的色彩和音响,烘托着江天子夜的秋景”的说法不妥。综观整首诗,主要是从正面描写了江天子夜的秋景。既然是正面描写,且本句要表达的是突出秋景之气氛,那就该是“渲染”而不是“烘托”了。因“渲染”一般是正面描写,突出的是气氛;“烘托”一般是侧面描写,突出的是心情。
  以上仅是个人浅见,有吹毛求疵之嫌,恳请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2010-10-24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