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随想
作者:西安市高至中学 朱立明| 时间:2005/3/11 23:15:4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乾县甜苹果,便宜卖了。”徜徉街上,忽然听得一声叫卖。回头一看,见一位老大爷在路边摆摊。那黄里透红的大苹果,挂着露水,整整齐齐地排成“山”字形,煞是引人垂涎。我禁不住移足跟前。
“咋卖呢?”
“别人一块,咱九毛。自家地里种的,不多要。天气也不好,早卖完,还等着回家。”
“也不知味道咋样。”
“咱的苹果,香、甜、脆,口味纯正鲜美。俗话说‘宁吃仙桃一口,不食烂毛栗半斗’,不信你尝尝。”大爷边说边挑了一个大苹果塞给我。
“免了免了,又没有小刀削皮。”我唯恐尝了苹果而被纠缠住非买不可。
“甭怕,不买也无所谓。自家的东西,送一个何妨。呶,这是小刀。”
如此盛情,又如此承诺。我终于解除了戒备心,接过小刀,削皮一尝。老汉说得果然没错,色、香、味俱佳,值得一买。
“没骗你吧?”
“行,我买。”
我买了一大袋(10斤多)。这时周围观望的群众,也纷纷动了心,拿袋子,捡苹果。一时间,老大爷的生意火爆了起来。不一会儿,苹果筐几近见底,惹得附近几个卖水果的眼红不已。
骑车上路,我仍在回想大爷摊前若市的情形。思前想后,我觉得这里有三点值得我们思考。
一是,老大爷敢于免费让大家品尝。表面看,白送人一个苹果,似乎吃亏;实际上这一个果子,却赢得了大家的信赖,销量剧增,生意看好,一天多卖几百斤,足以弥补了区区一果的小损失。这叫想获得必先给予。正如拳击,先得收回,再击出去才有力。“欲擒故纵”也是这个道理。
二是,老大爷善于做广告宣传。大爷让人先尝后卖,实际上那个苹果就成了宣传品,给人尝就是搞宣传,宣传的结果是人们认识了商品。否则,顾客仅看色泽和个头,担心其“金与其外,败絮其中”,缺乏十足把握,购买欲自然会大打折扣。而老大爷此举,抓住了顾客心里,且信度极高。因为它让人放下了思想包袱,自觉自愿地掏了腰包。此法尽管朴实简单,却广告效应极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商场竞争日趋激烈,信息资源广博而浩繁。为此,我们须得学会包装自己,推销自我。倘若一味地保持传统美德,恪守“酒香不怕巷子深”之古训,我们的才华往往会无法施展,甚或会遭到社会的遗弃和淘汰,何谈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须知现代社会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要不然,全国很多著名甚或已跻身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何以天天在电视台做广告,而且不惜花费巨额资金。
三是,老大爷的商品货真价实。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早已将上帝(顾客)熏染得日益精明起来,人们的警觉和法制观念也在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趋于完善和健全。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上帝青睐你,须看四个字,那便是“物美”和“价廉”。假冒伪劣,人人共诛,人人防范,在市场上很难站稳脚尖。
以上三点,老大爷都有意无意地做到了,这也让我们看到了生意之道,即是:物美是基础,宣传离不了,让利可促销。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