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也考“时政性”问题
作者:不详 时间:2008/4/21 13:52:1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点津老师
赵惠妮,烟台二中语文老师,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高级教师,多次参加我省高考阅卷,曾参与编写《来自高考阅卷一线的报告》。
考生的基础知识巩固不牢,审题中存在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对于题干中隐含的信息理解不透,导致答题错误。在此,赵老师针对考生如何应对语文中的时政性问题,以及今后的复习重点,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应对方法,供考生参考。
周末多看新闻节目
家长可帮忙搜集报纸
前段时间,赵老师让学生做了一道关于“南方雪灾”的题目,出题人要求考生回答“鉴于这一事件,将来我们应当做些什么?”无论是实验班的学生还是普通班的学生,很多都回答成“修建房屋”等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赵老师分析原因认为,考生对题干理解偏差的重要原因是平时读书、看报较少的缘故。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通过看新闻和报纸都能了解到。赵老师说,语文中的时政性话题与政治中的时事有很大不同,它多数来自社会生活。这就要求考生从这一角度出来寻找相关素材。她建议考生利用周末时间,看些报纸、电视新闻等,同时利用好学校安排的新闻播放时间,摄取足够的社会信息。
此外,家长也要多帮孩子搜集这方面的信息,一方面做成剪报给孩子看,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吃饭或者休息时间,将最近发生的国家大事以及国家政策方针等讲给孩子听,并帮助孩子分析这些事件、政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这对考生应对时政性语文题都有很大的帮助。
“小说”放到“散文”前
考生应注意“小说”相关内容
距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如今考生在提高能力方面已经很难有突破。赵老师建议考生在最后的这段时间里注意巩固一轮复习成果,强化识记、默写、修改病句等基础性问题,保证这些题目得分。
考生还应根据今年山东省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在现代文阅读方面,今年的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考“论述类”文章。因此考生要注意论述类的现代文阅读题目,多加练习。此外,近几年高考选修类考的都是散文,而今年的考试说明中,“小说”被放到了“散文”的前面,这一信号预示着今年的选修考试内容可能有变化。大部分学校以前没有选修“小说”这一版块,训练“散文”较多,考生现在应当注意一下这方面的问题,加强“小说”相关问题的训练,如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矛盾冲突等。
字和标点都不能出错
至少一周写一篇作文
赵老师提醒考生,在平时做题时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包括标点符号、书写、专业术语运用和答题全面等。
今年的语文考试说明中有标点的考查,虽然没有明确的考题,也没有具体说明错一个标点扣几分,但是在作文中,标点符号的错误使用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失去印象分。在平时练习中,不少考生的作文不注意标点符号,一“逗”到底,在今后的练习中,这部分考生一定要注意规范书写。
“对于作文错一字扣一分”这个规定,赵老师提醒考生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在“默写”这个题型中也要注意书写,根据以往的高考阅卷经验,书写模糊和错别字也会扣分。
对于整篇作文的书写,赵老师提醒考生要勤加练习。虽然现在作文水平已经定性,但是练习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现在语文高考时间较紧,一旦考生“手生”,容易答不完题。她建议考生至少每周练习一次写作,保证考试时的熟练程度。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