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谜面诗
作者:不详 时间:2008/3/17 10:18:5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1)小时青青花未黄,敲敲打打凑成双。他日病来身有恙,喜新厌旧弃路旁。
谜面讲的是一位妇女年轻时迫于父母之命,嫁给了自己不喜欢的人,到头;来被喜新厌旧的丈夫无情的遗弃,而谜底则是“草鞋”。“小时青青花未黄”既指女子未出嫁时的年轻貌美,又指做草鞋的材料黄草未长成时的样子。“敲敲打打凑成双”既指女子被逼出嫁的情景,又描述了做草鞋的经过。“身有恙”表面指妇女积劳成疾,其实是指草鞋被穿破了。“弃路旁”既指女子被抛弃,又指草鞋破了被扔掉。这则谜语的寓意很深刻,古代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不正如草鞋一样被践踏被抛弃吗?
(2)昔日丰姿新妆样,如今褴褛实堪伤。堂前厨下来服侍,啜饮残羹剩茶汤。
这则谜语的谜面讲的是一位妇女婚后忙碌操劳的凄惨生活。青春年华不复存在,如今在堂前厨下侍侯公婆和丈夫只能靠吃残羹冷炙度日,而谜底则是“抹布”。“褴褛”是抹布的真实情况,“堂前厨下来服侍,啜饮残羹剩茶汤。”则是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抹布的作用。这是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低下的真实写照。
(3)想当年,头戴红缨小帽,身穿罗裙数套,谁不夸奴家俊俏;现如今,衣衫儿破了,形容儿枯槁,只落得人老珠黄;到头来,齿没发亦落,一把老骨头只得让火烧。
这则谜语的谜底是“玉米”,而谜面描述的是受压迫的劳动妇女的悲惨一生:年轻时是父母的宝贝,时时被宠爱着;到了夫家,经受了生活的磨难,渐渐遭人嫌弃,终日在灶间苦度日月。而这也正是玉米的生长及被利用的过程:“头戴红缨小帽,身穿罗裙数套”是玉米未成熟的样;当它成熟事时,玉米皮被撑破了,玉米粒也黄灿灿的,的确是“衣衫儿破了”“人老珠黄”了;到后来,玉米粒被脱掉(“牙没”),剩下的玉米芯(“一把老骨头”)只能用来烧火。
以上三则是事物谜多用双关、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时时写人,处处状物,都很生动形象。再看下面两例。
(4)下珠帘焚香去卜卦,问苍天俺的人儿落在谁家,恨玉郎全无一点真心话,欲罢不能,吾把口来压,论交情不插,染成皂难讲一句清白话,分明一对好鸳鸯,却被刀割下,抛得奴力尽又乏,细思量,心与口俱假。
这是一首半通不通的思妇词。怀春的少女被浪荡公子始乱终弃,而他还在苦苦思念着那个负心贼。尽管这个“玉郎”已经移情别恋,但可怜的少女仍不愿接受残酷的现实,还在焚香卜卦,祈求老天保佑她的心上人能够回心转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妇女始终处于被侮辱被损害的地类似于杜十娘的悲剧不胜枚举,又有谁能够挽回?而这则连珠谜的谜底却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5)由上到下难寻君,气走奴身,两人少一人,君曾道两人一到就起行,哪曾道少了曲折不成,郎君啊为何记不得奴言?仓庚(此二字均有鸟旁)鸟高飞去仓促难寻,奴意决立下十载苦愿,任人不见,奴目睽睽秋水望穿。
这两则谜语也是一桩痴情公案,而谜底则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没草头)”十天干。
以上两则的字谜,有用增损法的,如(4)中的“下”字去掉“卜”字是“一”,“天”字去掉人的“二”。有用离合法的,如(5)中的“君曾道两人一到就起行”中把“行”字拆成了“彳”“一”和“丁”,“奴意决立下十载苦愿”就是说“立”下加上个“十”字,也就成了“辛”字。有用会意法的,如(5)中“由上到下”就是把“由”倒过来,也就是“甲”,“气走奴身”说的是取“气”的身体部分,也就是“乙”。
其实在我国古代文学之中类似的诗词很多,假如留心比较、收集也无疑能提高自己的古典文学修养,增强对古诗词的兴趣。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