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主办有特色的校刊

作者:tjj|  时间:2004/11/26 18:06:5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一)目标便览
  通过学习办校刊,让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待阅读和写作,培养策划、设计、交际、动手、合作等多种能力。
  (二)活动热线
  问:怎样主办有特色的校刊?
  答:应该将创新思维运行于每个操作环节。首先栏目(包括刊名)名称的设计要引领新潮流、关注热点、丰富多彩,如“奥运卫星快递”,“餐厅哈哈镜”、“围剿课桌文化”、“成长的曲线”、“生命的色彩”“自我诊心”、“学海弄潮”、“讲坛写真”、“青春透视”等,既具时代气息,又新颖别致,给读者渲染出一目了然的外在美感。其次,选稿的目光要敏锐,要求要明确,要么选择学生所投送的有新鲜感的稿件,要么采用约写的有创意的稿件,输出令读者不忍辍饮的芳醇,给读者回味无穷的内在美感。此外,编辑设计也要讲究别出心裁,封面、插图、排版、字体的设计要生动活泼,充分体现刊物内在美与外在美融为一体的完美特色。
  (三)作文沙龙
  (一)妙思点拨
  主办好有特色的校刊,最关键的是稿件的质量。写好稿件,特别要练就灵敏的嗅觉,站在最前卫的角度,以最崇高的责任,撷取为师生所喜闻乐见的材料,启人心智,冶人德性,催人奋进。生活中永远蕴涵着探求不尽的新的写作资源,历史也时常透过现实折射出新的光芒,只要学会换角度思维,用发现的眼光探究,就一定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赏庐山)、“纵切成蝶横成菊”(切苹果)的审美效果。以新的审美体验酝酿出的文章,一旦着陆校刊,必然发生裂变反应,尺水兴波,引发读者阅读审美、探究的需要。
  (二)佳作汇展
                              决   斗
  欧洲曾金流行过一种风俗:决斗。当两人发生了龌龊或冲突,各执一端、互不相让时,便约定时间地点,并邀请证人,兵戎相见。显然这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格斗。普希金便是在这样的决斗中死去的。这种风俗在当今社会尽管已经废除了,但实质上仍然存在。这便是精神上的决斗。
  决斗分为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己两种,而最主要的还是自己与自己,两个“我”之间的争斗与较量。虽然没有《战国策·秦策》中所说的“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的惨重,却也不乏刀光剑影。这样的决斗,常常是在静默中进行的。当一种想法不尊重另一种想法,一种做法不苟同另一种做法,一种观念不赞成另一种观念……这种种的不尊重、不苟同、不赞成使得矛盾种下了,仇恨便发芽了,于是决斗就产生了。
  这样的决斗,没法约定时间与地点,它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都在发生。不需要证人在场,因为“自己”本身就是兼了决斗士与证人这双重的身份,或者说时间就是最好的证人。输赢常常是模糊的,当然那只是暂时的,最终,还是有定论的。
  这样的决斗,使用的都是隐形武器,比如操守,比如胸怀,比如意志,或比如毅力。一来二去,也就见了高低。用自己动手铸造的武器,最是得心应手。它是一种“非木、非竹、非死、非桐,得之心符之手,得之手符之物”的上好武器。
  自我的决斗,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的轰轰烈烈,甚至有点冷清。这种精神上的决斗从来就拒绝热闹,它像地火似的,燃烧着,突然一个耀眼的火光,那是它的灵感,或者是激动。
一个优质的生命就是这样完成的。如果缺少了这种精神上的决斗,世界也就空洞了,地球也就变成了零。
【简评】
  本文作者敏锐的目光洞察到自我表现斗争与原始决斗的联结点,从国外的、古代的决斗演绎到人自身精神的决斗,构思可谓独辟蹊径,而且见解独到深邃------缺少了精神上的决斗,世界也就空洞了,地球也就变成了零,耐人寻味,启人心智,冶人德性。文章细致而生动地剖析了精神决斗的方式和意义,视角新颖,内容充实,引人入胜。这样的稿件一旦编辑到校刊上,一定会使校刊增色颇多。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