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2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包括文、理科试卷各1份。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文科)试卷
1.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 ( )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能在根本上加以解释的是 ( )
A.遗传和变异的原因 B.人工选择 C.生存斗争 D.生物的适应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 )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择 C.共同进化 D.地理隔离
4.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5.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图甲所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 ( )
6.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A.乳酸 B.呼吸酶与消化酶 C.生长激素 D.抗体
8.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 ( )
①消化系统 ②呼吸系统 ③神经系统 ④泌尿系统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理科)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40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
1、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在同一环境中共同进化的结果
D.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改变了基因频率
2.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A.18%,82% B.36%,64% C.57%,43% D. 92%,8%
3. 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越来越差,其原因:( )
A.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B.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C.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4.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个体具有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全部基因
B.当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时,其种群数量增长可不受其他生物因素影响
C.东北虎和华南虎两个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可以交流,所以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D.由于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正常情况下不同物种之间不可能产生后代
5.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调节的结果
B. 内环境稳态是消化、呼吸、泌尿、免疫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C. 内环境稳态是指人体内环境保持恒定不变
D. 内环境稳态是人体内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
6、高等多细胞动物的物质交换主要涉及①体内细胞;②组织液;③血浆(或淋巴);④呼吸系统;⑤泌尿系统;⑥消化系统;⑦体外环境。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内细胞、CO2从体内排到体外、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⑦ B.⑦→⑥→⑤→③→②→①
C.⑦→⑥→③→②→① D.①→②→③→⑤→⑦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