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ppt29
- 资源简介:
共20张,课件主要介绍细菌的主要细胞结构和生殖方式,通过视频导入巴斯德实验,给学生意直观形象的认知。另有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swf、细菌二分裂繁殖.Flv素材和约4010字的教学设计。
《第二节 细菌》教学设计
滕辉 大连市112中学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主要内容是学习细菌、真菌的形态特点以及繁殖方式的。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二节,首先讲述了细菌的发现过程,然后通过巴斯德的实验证实了细菌是由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在这里可对学生进行感情教育和唯物主义教育。接着学习细菌的三种形态:杆状、螺旋状和球状;细菌的体型非常小,只能通过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本课通过“观察与思考”认识细菌的结构,并通过回忆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从而加深对细菌结构的认识。细菌没有细胞核,通过分裂方式生殖。遇到不良环境的时候,细菌会形成休眠体即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此外,细菌没有叶绿体,这就决定了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本章主要是带领大家进入微观世界认识微生物,细菌真菌在生物的分类中地位非常重要。本课就是在学习了细菌真菌的群落特点和生存条件的基础上对细菌加深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描述细菌的主要结构特征;
2、 了解细菌的生殖;
能力目标:
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2、通过观察演示巴斯德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唯物主义精神。
3、通过对细菌结构的认识,掌握细菌的生活条件,从而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
三、教学重点
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四、教学难点
巴斯德实验的理解;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方法
ppt课件(多媒体动画)、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报。
七、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活动准备
2、准备细菌结构图片
3、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相关视频资源
4、准备相应课后练习
八、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新课导入
由于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细菌真菌的菌落等特点,但细菌真菌的差异远不止这些。因此,抓住学生好奇心导入新课。在新课学习之前,可以引入一些关于细菌的图片或者一些报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细菌的发现
细菌的发现过程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请一位同学简单讲述细菌的发现过程。在讲述巴斯德的发现的时候,先从课件里链接到介绍巴斯德生平和贡献的网页,再用课件动画演示巴斯德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利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从而树立严谨的科学观。
3.细菌的形态
在观察细菌的形态时,教师可有目的的介绍一些与学生身体健康有关细菌,如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等,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各种细菌的图片后自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