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01中学2012届上学期高三年级统考二生物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6小题,约7950字。
北京市101中学2012届上学期高三年级统考二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30分)
1. 下列肯定不含有核糖参与组成的结构或物质是
A. 线粒体 B. 核糖体 C. 质粒 D. 酶
2. 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 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 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B. 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C. 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D. 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3. 美国生物学家马古利斯,在她1970年出版的《真核细胞的起源》一书中提出“蓝藻被真核细胞吞噬后经过共生能变成叶绿体”,这是解释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的起源的一种学说,称为内共生学说,以下各项叙述不能很好的支持该学说的是
A. 叶绿体DNA在大小、形态和结构等方面与蓝藻相似
B. 叶绿体有双层膜结构,其内膜的成分与蓝藻细胞模相似
C. 叶绿体中不含有藻蓝素、藻红素
D. 叶绿体与蓝藻都具有类似的核糖体
4.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TP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B. 菠菜叶肉细胞ATP的形成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C. 在平静和剧烈运动状态,细胞内ATP的含量都能保持动态平衡
D. 一分子ATP中含有的化学能比一分子葡萄糖多
5. 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①也可表示在反应物一定时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
B. 图②可表示 由内环境进入细胞时运输速度与细胞外浓度的关系
C. 图③可表示细胞膜的结构
D. 图④可表示一种脱氧核苷酸分子或者一种核糖核苷酸分子
6.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和酵母菌共有的细胞器
B.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所有细胞器都是随机不均分
C. 生物界中,光合作用的场所不一定都是叶绿体
D.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7.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观察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常常用衣藻作材料
B. 线粒体通过主动运输从细胞质基质中吸收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
C. 核糖体、中心体总是并存于细胞中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