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理)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5题,约6530字。
温州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50分)
1.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的会导致人体死亡,目前防控甲型H1N1流感形势依然严峻。下列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的组成元素中含有C,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B.它的遗传物质是RNA,由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组成
C.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利用人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它能通过增殖繁衍后代,能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
2.在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工作的中国学者张林琦博士及其同事发现,1%-2%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并不发病,其原因是他们在感染HIV之前体内存在三种名为“阿尔法一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以下对“阿尔法——防御素”的推测中错误的是
A.一定含有20种氨基酸
B.一定含有C、H、0、N四种元素
C.高温能够破坏其结构
D.人工合成后可以用于防治艾滋病
3.从活细胞内分离出来的线粒体放在清水中,不久线粒体会破裂。破裂情况是
A.外膜先破裂
B.内膜先破裂
C.外膜与内膜同时破裂
D.外膜与内膜破裂的先后顺序不一定
4.右图表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过程中,前后几秒钟三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其中能够正确表示内质网的是
5. 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除细胞膜外不具其它膜结构。在研究某物质进入该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③相符,请问该物质可能是
A.氨基酸 B.葡萄糖 C. 乙醇 D.免疫球蛋白
6.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中,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
的百分率,结果如下表。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溶 液 Ⅰ Ⅱ Ⅲ Ⅳ
质量变化率 +8% -6% -4% 0
A.Ⅰ的浓度最低 B.Ⅱ的浓度较Ⅲ低
C.Ⅳ的浓度最高 D.Ⅳ可能是蒸馏水
7.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采集到的人体血液在体外下列哪种温度条件下凝固最快
A.0℃ B.15℃ C.37℃ D.25℃
8.图纵轴为生成物量,横轴为反应时间,其中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图是(图中虚线表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