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一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65题,约8120字。
福建省莆田一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试卷
2009.11.4
高二 生物必修Ⅱ、Ⅲ
命题人:林然、刘智敏 审核人:朱国容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第Ⅰ卷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答题卡的试卷类型填涂A。考试结束,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最佳选择)
1.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①非同源染色体之问相互交换片段;②同源染色体之间通过互换交换片段;③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④染色体缺失或增加片段。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 的植株杂交得 F 1 ,对其幼苗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所得到的植株的基因型和染色体倍数分别是 ( )
A.AAaaBBbb,二倍体 B.AaBb,二倍体 C.AAaaBBbb,四倍体 D.Aabb,二倍体
3.下列叙述的变异现象,不遗传的是( )
A.夫妇双方色觉正常,他们所生的儿子是色盲
B.用甲状腺激素制剂喂蝌蚪,发育的青蛙比正常青蛙体型小得多
C.普通金鱼和透明金鱼交配,后代为五花鱼
D.卫星搭载的辣椒种子,返回地面播种后,植株所结果实与对照组相比更硕大
4.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于决定雌性的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均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D.基因互换
5.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随环境的改变而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由于细菌的数量多,繁殖周期短,因此其基因突变率很高
C.自然状态下的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变是定向的
D.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6.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亲、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 D.生活条件改变
7.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化 D.染色体数目变化
8.下列生物的性状都是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的一组是( )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